Linux复习
第3章 Linux文件与目录结构
3.1 Linux文件
Linux系统中一切皆文件。
3.2 Linux目录结构


/bin:
bin 是 Binaries (二进制文件) 的缩写, 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。/boot:
这里存放的是启动 Linux 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,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。/dev :
dev 是 Device(设备) 的缩写, 该目录下存放的是 Linux 的外部设备,在 Linux 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。/etc:
etc 是 Etcetera(等等) 的缩写,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。/home:
用户的主目录,在 Linux 中,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,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,如上图中的 alice、bob 和 eve。/lib:
lib 是 Library(库) 的缩写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,其作用类似于 Windows 里的 DLL 文件。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。/lost+found:
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,当系统非法关机后,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。/media:
linux 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,例如U盘、光驱等等,当识别后,Linux 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。/mnt:
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,我们可以将光驱挂载在 /mnt/ 上,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。/opt:
opt 是 optional(可选) 的缩写,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。比如你安装一个ORACLE数据库则就可以放到这个目录下。默认是空的。/proc:
proc 是 Processes(进程) 的缩写,/proc 是一种伪文件系统(也即虚拟文件系统),存储的是当前内核运行状态的一系列特殊文件,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,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,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。
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,我们也可以直接修改里面的某些文件,比如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屏蔽主机的ping命令,使别人无法ping你的机器:echo 1 > /proc/sys/net/ipv4/icmp_echo_ignore_all
/root:
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,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。/sbin:
s 就是 Super User 的意思,是 Superuser Binaries (超级用户的二进制文件) 的缩写,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。/selinux:
这个目录是 Redhat/CentOS 所特有的目录,Selinux 是一个安全机制,类似于 windows 的防火墙,但是这套机制比较复杂,这个目录就是存放selinux相关的文件的。/srv:
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。/sys:
这是 Linux2.6 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。该目录下安装了 2.6 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。
sysfs 文件系统集成了下面3种文件系统的信息:针对进程信息的 proc 文件系统、针对设备的 devfs 文件系统以及针对伪终端的 devpts 文件系统。
该文件系统是内核设备树的一个直观反映。
当一个内核对象被创建的时候,对应的文件和目录也在内核对象子系统中被创建。
/tmp:
tmp 是 temporary(临时) 的缩写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。/usr:
usr 是 unix shared resources(共享资源) 的缩写,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,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,类似于 windows 下的 program files 目录。/usr/bin:
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。/usr/sbin:
超级用户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。/usr/src:
内核源代码默认的放置目录。/var:
var 是 variable(变量) 的缩写,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,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。包括各种日志文件。/run:
是一个临时文件系统,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。当系统重启时,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应该被删掉或清除。如果你的系统上有 /var/run 目录,应该让它指向 run。
在 Linux 系统中,有几个目录是比较重要的,平时需要注意不要误删除或者随意更改内部文件。
/etc: 上边也提到了,这个是系统中的配置文件,如果你更改了该目录下的某个文件可能会导致系统不能启动。
/bin, /sbin, /usr/bin, /usr/sbin: 这是系统预设的执行文件的放置目录,比如 ls 就是在 /bin/ls 目录下的。
值得提出的是 /bin、**/usr/bin** 是给系统用户使用的指令(除 root 外的通用用户),而/sbin, /usr/sbin 则是给 root 使用的指令。
/var: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,系统上跑了很多程序,那么每个程序都会有相应的日志产生,而这些日志就被记录到这个目录下,具体在 /var/log 目录下,另外 mail 的预设放置也是在这里。
第4章 VI/VIM编辑器
4.1 是什么
VI是Unix操作系统和类Unix操作系统中最通用的文本编辑器。
VIM编辑器是从VI发展出来的一个性能更强大的文本编辑器。可以主动的以字体颜色辨别语法的正确性,方便程序设计。VIM与VI编辑器完全兼容。
4.2 测试数据准备
1)拷贝/etc/smartmontools/smartd.conf数据到/root目录下
[root@hadoop100 桌面]# cp /etc/smartmontools/smartd.conf /root |
4.3 一般模式
以vi/vim打开一个档案就直接进入一般模式了(这是默认的模式)。在这个模式中, 你可以使用『上下左右』按键来移动光标,你可以使用『删除字符』或『删除整行』来处理档案内容, 也可以使用『复制、贴上』来处理你的文件数据。
表1-1常用语法
语法 | 功能描述 |
---|---|
yy | 复制光标当前一行 |
y数字y | 复制一段(从第几行到第几行) |
p | 箭头移动到目的行粘贴 |
u | 撤销上一步 |
dd | 删除光标当前行 |
d数字d | 删除光标(含)后多少行 |
x | 删除一个字母,相当于del,向后删 |
X | 删除一个字母,相当于Backspace,向前删 |
yw | 复制一个词 |
dw | 删除一个词 |
^ | 移动到行头 |
$ | 移动到行尾 |
gg或者1+G | 移动到页头 |
G | 移动到页尾 |
数字+G(先输入数字,在按G) | 移动到目标行 |
4.4 编辑模式
在一般模式中可以进行删除、复制、粘贴等的动作,但是无法编辑文件内容!要等到你按下『i, I, o, O, a, A』等任何一个字母之后才会进入编辑模式。
注意了!通常在Linux中,按下这些按键时,在画面的左下方会出现『INSERT或 REPLACE』的字样,此时才可以进行编辑。而如果要回到一般模式时, 则必须要按下『Esc』这个按键即可退出编辑模式。
1)进入编辑模式
表1-2 常用语法
按键 | 功能 |
---|---|
i | 当前光标前 |
a | 当前光标后 |
o | 当前光标行的下一行 |
I | 光标所在行最前 |
A | 光标所在行最后 |
O | 当前光标行的上一行 |
2)退出编辑模式
按『Esc』键
4.5 命令模式
在一般模式当中,输入『 **: / ?**』3个中的任何一个按钮,就可以将光标移动到最底下那一行。
在这个模式当中, 可以提供你『搜寻资料』的动作,而读取、存盘、大量取代字符、离开 vi 、显示行号等动作是在此模式中达成的!
1)基本语法
表1-3
命令 | 功能 |
---|---|
:w | 保存 |
:q | 退出 |
:! | 强制执行 |
: %s/old字符/new字符 | 批量替换 |
/ 要查找的词 | n 查找下一个,N 往上查找 |
? 要查找的词 | n是查找上一个,N是往下查找 |
:set nu | 显示行号 |
:set nonu | 关闭行号 |
ZZ(shift+zz) :nohl | 没有修改文件直接退出,如果修改了文件保存后退 去除高亮显示 |
2)案例实操
(1)强制保存退出
:wq!
4.6 模式间转换

第5章 网络配置和系统管理操作
5.1 查看网络IP和网关
1)查看虚拟网络编辑器
2)修改ip地址

3)查看网关

5.2 配置网络ip地址
5.2.1 ifconfig 配置网络接口
ifconfig :network interfaces configuring网络接口配置
1)基本语法
ifconfig (功能描述:显示所有网络接口的配置信息)
2)案例实操
(1)查看当前网络ip
[root@hadoop100 桌面]# ifconfig |
5.2.2 修改IP地址
1)修改IP地址
[root@hadoop100 桌面]# |

以下有值的按照下面的值修改,没有该项的要增加。
#IP的配置方法[none|static|bootp|dhcp](引导时不使用协议|静态分配IP|BOOTP协议|DHCP协议) |
修改后,如下图所示

TYPE="Ethernet" |
:wq 保存退出
2)执行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命令
bug处理:Job for network.service failed because the control process exite
解决方案:
参考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VariatioZbw/article/details/107482739
1、和 NetworkManager 服务有冲突,直接关闭 NetworkManger 服务就好了
service NetworkManager stop |
禁止开机启动
chkconfig NetworkManager off |
重启网络
service network restart |
3)如果报错,reboot,重启虚拟机
4)修改windows的VMnet8网卡信息(也可以选择自动获取)



5.2.3ping 测试主机之间网络连通性
1)基本语法
ping 目的主机 (功能描述:测试当前服务器是否可以连接目的主机)
2)案例实操
(1)测试当前服务器是否可以连接百度
[root@hadoop100 桌面]# ping www.baidu.com |
(2)测试当前主机是否可以和虚拟机相互ping通
(隐私相关就不贴图了)
5.3 配置主机名
5.3.1 hostname 显示和设置系统的主机名称
1)基本语法
hostname (功能描述:查看当前服务器的主机名称)
2)案例实操
(1)查看当前服务器主机名称
[root@hadoop100 桌面]# hostname |
5.3.2 修改主机名称
1)修改linux的主机映射文件(hosts文件)
(1)进入Linux系统查看本机的主机名。通过hostname命令查看
[root@hadoop100 桌面]# hostname |
localhost.localdomain
(2)如果感觉此主机名不合适,我们可以进行修改。通过编辑/etc/hostname文件
[root@hadoop100 桌面]# vim /etc/hostname |
文件中内容
localhost.localdomain
(3)打开此文件后,可以看到主机名。修改此主机名为我们想要修改的主机名
java100
(4)保存退出。
(5)打开/etc/hosts
[root@hadoop100 桌面]# vim /etc/hosts |
添加如下内容
192.168.6.100 java100
192.168.6.101 java101
(6)并重启设备,重启后,查看主机名,已经修改成功
2)修改window7的主机映射文件(hosts文件)
(1)进入C:\Windows\System32\drivers\etc路径
(2)打开hosts文件并添加如下内容
192.168.6.100 java100
3)修改window10的主机映射文件(hosts文件)
(1)进入C:\Windows\System32\drivers\etc路径
(2)拷贝hosts文件到桌面
(3)打开桌面hosts文件并添加如下内容
192.168.6.100 java100
192.168.6.101 java101
(4)将桌面hosts文件覆盖C:\Windows\System32\drivers\etc路径hosts文件
5.4 服务管理
5.4.1 临时后台服务管理
1)基本语法(CentOS 6****)
service 服务名 start (功能描述:开启服务)
service 服务名 stop (功能描述:关闭服务)
service 服务名 restart (功能描述:重新启动服务)
service 服务名 status (功能描述:查看服务状态)
2)基本语法(CentOS 7****)
systemctl start 服务名 (功能描述:开启服务)
systemctl stop 服务名 (功能描述:关闭服务)
systemctl restart 服务名 (功能描述:重新启动服务)
systemctl status 服务名 (功能描述:查看服务状态)
systemctl –type service (功能描述:查看正在运行的服务)
3****)经验技巧
查看服务的方法:**/usr/lib/systemd/system**
4****)案例实操
(1)查看网络服务的状态
[root@hadoop100 桌面]#systemctl status network |
(2)停止网络服务
[root@hadoop100 桌面]#systemctl stop network |
(3)启动网络服务
[root@hadoop100 桌面]#systemctl start network |
(4)重启网络服务
[root@hadoop100 桌面]#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|
5.4.2 设置后台服务的自启配置
1)基本语法(CentOS 6****)
chkconfig (功能描述:查看所有服务器自启配置)
chkconfig 服务名 off (功能描述:关掉指定服务的自动启动)
chkconfig 服务名 on (功能描述:开启指定服务的自动启动)
chkconfig 服务名 –list (功能描述:查看服务开机启动状态)
2)基本语法(CentOS 7****)
systemctl list-unit-files (功能描述:查看所有服务器自启配置)
systemctl disable 服务名 (功能描述:关掉指定服务的自动启动)
systemctl enable 服务名 (功能描述:开启指定服务的自动启动)
systemctl is-enabled 服务名(功能描述:查看服务开机启动状态)
3****)案例实操
(1)关闭防火墙的自动启动
[root@hadoop100 桌面]#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.service |
(2)开启防火墙的自动启动
[root@hadoop100 桌面]#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|
(3)查看防火墙状态
[root@hadoop100桌面]#systemctl is-enabled firewalld |
5.5 关机重启命令
在linux领域内大多用在服务器上,很少遇到关机的操作。毕竟服务器上跑一个服务是永无止境的,除非特殊情况下,不得已才会关机。
正确的关机流程为:sync > shutdown > reboot >poweroff
1****)基本语法
(1)sync (功能描述:将数据由内存同步到硬盘中)
(2)poweroff (功能描述:关闭系统,等同于shutdown -h now)
(3)reboot (功能描述:就是重启,等同于 shutdown -r now)
(4)shutdown [选项] 时间
表1-4
选项 | 功能 |
---|---|
-h | -h=halt关机 |
-r | -r=reboot重启 |
表1-5
参数 | 功能 |
---|---|
now | 立刻关机 |
时间 | 等待多久后关机(时间单位是分钟)。 |
2****)经验技巧
Linux系统中为了提高磁盘的读写效率,对磁盘采取了 “预读迟写”操作方式。当用户保存文件时,Linux核心并不一定立即将保存数据写入物理磁盘中,而是将数据保存在缓冲区中,等缓冲区满时再写入磁盘,这种方式可以极大的提高磁盘写入数据的效率。但是,也带来了安全隐患,如果数据还未写入磁盘时,系统掉电或者其他严重问题出现,则将导致数据丢失。使用sync指令可以立即将缓冲区的数据写入磁盘。
3****)案例实操
(1)将数据由内存同步到硬盘中
[root@hadoop100桌面]#sync |
(2)重启
[root@hadoop100桌面]# reboot |
(3)关机
[root@hadoop100桌面]#poweroff |
(4)计算机将在1分钟后关机,并且会显示在登录用户的当前屏幕中
[root@hadoop100桌面]#shutdown -h 1 ‘This server will shutdown after 1 mins’ |
(5)立马关机(等同于 halt)
[root@hadoop100桌面]# shutdown -h now |
(6)系统立马重启(等同于 reboot)
[root@hadoop100桌面]# shutdown -r now |
5.6 克隆虚拟机
1****)关闭要被克隆的虚拟机
2****)找到克隆选项
3****)欢迎页面
4****)克隆虚拟机
5****)设置创建完整克隆

6****)设置克隆的虚拟机名称和存储位置
7****)等待正在克隆
8****)点击关闭,完成克隆
9)修改IP****地址
[root@hadoop101 /]#vim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ns33 |
(1)修改成你想要的ip
IPADDR=192.168.1.101 #IP地址
10****)修改主机名称
详见5.3。
11)重新启动服务器
5.7 找回root密码
1.重启Linux,见到下图,通过键盘上下方向键选择第一个

2.按e,出现如图5-9所示的界面

3.定位到LANG=zh_CN.UTF-8,后面追加 init=/bin/sh, 如图5-10所示

4.键盘ctrl+x进行引导启动,进入如下界面,如图5-11所示

5. 挂载根目录 ,如图5-12

6. 选择要修改密码的用户名,passwd root, 然后输入两次一致的密码,依次回车。
注意: 输入密码不显示,一定要确认输入正确.

7. 更新系统信息 touch /.autorelabel ,如图5-14所示

8.最后输入exec /sbin/init 命令重启系统即可,如图5-15所示

9. 进入登录界面,输入修改后的密码登录即可。
第6章 远程登录
11)点击新建会话,输入虚拟机ip地址

第7章 常用基本命令
7.2 文件目录类
7.2.7 cp 复制文件或目录
1)基本语法
cp [选项] source dest (功能描述:复制source文件到dest)
2)选项说明
表1-11 选项说明
选项 | 功能 |
---|---|
-r | 递归复制整个文件夹 |
3)参数说明
表1-12 参数说明
参数 | 功能 |
---|---|
source | 源文件 |
dest | 目标文件 |
4)经验技巧
强制覆盖不提示的方法:\cp
5)案例实操
(1)复制文件
[root@hadoop101 ~]# cp xiyou/dssz/suwukong.txt xiyou/mingjie/ |
(2)递归复制整个文件夹
[root@hadoop101 ~]# cp -r xiyou/dssz/ ./ |
7.7.4 上传下载文件命令
基本语法
上传:rz (用xshell连接虚拟机,然后 rz + 回车)
下载:sz 文件名
7.8 压缩和解压类
7.8.1 gzip/gunzip 压缩
1)基本语法
gzip 文件 (功能描述:压缩文件,只能将文件压缩为*.gz文件)
gunzip 文件.gz (功能描述:解压缩文件命令)
2)经验技巧
(1)只能压缩文件不能压缩目录
(2)不保留原来的文件
3)案例实操
(1)gzip压缩
[root@hadoop101 ~]# ls |
(2)gunzip解压缩文件
[root@hadoop101 ~]# gunzip houge.txt.gz |
7.8.2 zip/unzip 压缩
1)基本语法
zip [选项] XXX.zip 将要压缩的内容 (功能描述:压缩文件和目录的命令)
unzip [选项] XXX.zip (功能描述:解压缩文件)
2)选项说明
表1-29
zip选项 | 功能 |
---|---|
-r | 压缩目录 |
表1-30
unzip选项 | 功能 |
---|---|
-d<目录> | 指定解压后文件的存放目录 |
3)经验技巧
zip 压缩命令在window/linux都通用,可以压缩目录且保留源文件。
4)案例实操
(1)压缩 1.txt 和2.txt,压缩后的名称为mypackage.zip
[root@hadoop101 opt]# touch bailongma.txt |
(2)解压 mypackage.zip
[root@hadoop101 ~]# unzip houma.zip |
(3)解压mypackage.zip到指定目录-d
[root@hadoop101 ~]# unzip houma.zip -d /opt |
7.8.3 tar 打包 (重要)
1)基本语法
tar [选项] XXX.tar.gz 将要打包进去的内容 (功能描述:打包目录,压缩后的文件格式.tar.gz)
2)选项说明
表1-31
选项 | 功能 |
---|---|
-z | 打包同时压缩 |
-c | 产生.tar打包文件 |
-v | 显示详细信息 |
-f | 指定压缩后的文件名 |
-x | 解包.tar文件 |
3)案例实操
(1)压缩多个文件
[root@hadoop101 opt]# tar -zcvf houma.tar.gz houge.txt bailongma.txt |
(2)压缩目录
[root@hadoop101 ~]# tar -zcvf xiyou.tar.gz xiyou/ |
(3)解压到当前目录(常用)
[root@hadoop101 ~]# tar -zxvf houma.tar.gz |
(4)解压到指定目录
[root@hadoop101 ~]# tar -zxvf xiyou.tar.gz -C /opt |